留住“最美乡愁”:河北冀州耄耋老人坚守刨笤帚手工技艺|无码中字

  5月9日,走进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冯家庄村,现年86岁的老人陈振禄正在家中刨笤帚,一蹬一拉间,尽显一名传统手艺人的技艺娴熟。

  笤帚古时称“列”,系用细竹枝或去粒的高粱穗、黍子穗扎制而成,最早寓意扫除“不祥之物”,后逐渐变为清扫工具,并沿用至今。刨笤帚,是一种纯手工传统手编工艺,需要选料、浸泡、捆扎、修形等多道工序,格外讲究腰、脚和手的协调配合,每一道工序相互衔接、有条不紊,一气呵成。

  陈振禄老人50年来始终坚守这项传统手艺,现如今,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将这门即将失传的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下去,在小小笤帚里留住“最美乡愁”。(文/崔志平 樊加伟 赵佳宁)

5月9日,陈振禄正在用捶打工具对高粱秆进行捶打。刘延岭 摄
5月9日,陈振禄正在将高粱秆进行洒水浸润。刘延岭 摄
5月9日,陈振禄正在穿戴工具准备刨笤帚。刘延岭 摄
5月9日,陈振禄正在搓制捆扎笤帚用的麻绳。刘延岭 摄
5月9日,陈振禄正在将高粱秆捆扎成型。刘延岭 摄
5月9日,陈振禄正在割断捆扎高粱秆的麻绳。刘延岭 摄
5月9日,陈振禄正在使用刀具对初步制作完成的笤帚进行修形。刘延岭 摄
5月9日,陈振禄查看制作完成的笤帚。刘延岭 摄
5月9日,陈振禄纯手工制作完成的笤帚成品展示。刘延岭 摄

  令人没想到的是,即便布林肯访华,一些惯使各种滤镜的西方媒体还在耍宝。从“玉渊谭天”账号公布的一组“不同镜头下的布林肯访华”就能看出——明明现场北京阳光明媚,到了英国广播公司(BBC)镜头下就变得暗淡了。《华盛顿邮报》更狠,索性把这两天纽约的雾霾天调调“移植”到布林肯下飞机的北京。  团餐市场中,校园餐则是体量最大(全国约有2.6亿人消费人口)的细分行业,具有社会关注度最高、政策性强的特点。宸睿资本创始人胡维波也曾提到,学校场景是团餐产业最大的消费场景,也是各个团餐企业重点布局的市场,占比在35%-40%。

发布于:北京市
经纪人回应郑欣宜失踪| 谁 问 你 了 ?| 高考筛选的是成绩的成败,还有面对成绩的成败| 山西高考分数线